
《植物呼吸,動物奔跑:西部生物志》:王族著;花城出版社出版。

駱駝刺,生長在沙漠或戈壁中,被稱為防風固沙的衛(wèi)士。
花城出版社供圖
西部12個省市和自治區(qū),每一個地方的植物和動物,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物種屬性,發(fā)生的故事也層出不窮。構思這本書時,我總覺得有更多故事可寫,到第二稿殺青,3年已過去。
植物無言,沒有外在的行為動作,但植物與人的關系卻很緊密,常常在歷史“關鍵”處閃爍光芒,直接影響或改變?nèi)祟惖纳鏍顟B(tài)。譬如食物、衣服、器具,乃至過去人類居住的房屋,都來自植物。植物不僅僅是我們通常看到的生根發(fā)芽、開花結果,更是大地上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在場者。它們對人類的見證,比人類對自身的見證還要直接。在中國西部,常常能見到胡楊、駱駝刺、紅柳、芨芨草、葡萄和白樺等植物。生長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羅布麻,成為對人體有益的茶葉,傳入西方后被稱為“東方的葉子”;生長于新疆的無花果,因為果肉太甜,被人們稱為“樹上的糖包子”。
西部地域開闊遼遠,有時候你停下腳步,前面仍是綿延至天邊的綠色——草原、牧場,或者長著密集樹木的森林。這些遼闊之地悍然出現(xiàn)的植物穿越了時間,就在這里等著你,也等著世界。
動物是有欲望意識并能付諸具體行為的物種,它們有與人類相通的情感。無論在歷史還是現(xiàn)實生活中,動物都創(chuàng)造了諸多傳奇,影響或改變了人類的觀念、情感和生存方式。久遠年代,人類狩獵、馴養(yǎng)動物,經(jīng)歷了漫長而復雜的過程,直至走出洞穴或樹林,在村莊或城郭居住下來,人與動物才拉開了距離。
西部的動物具有明顯的繁殖、生長、行動和意志特征。馬、牛、駱駝、雪豹、黑貂、羚羊、土撥鼠、鷹等動物,都有一定的思維和行為能力,對外部環(huán)境的變化,時有出人意料的反應。比如一只草原上的狼,寧可咬斷被獵夾夾住的腿,也不愿被困折磨而死;一匹在沙漠中行進的駱駝,在找到地下水后,始終如一地等待自己的主人;一只雪豹面對命運變化,勇敢決絕地跳下懸崖;一頭牦牛遭受變故后,放棄生命維護尊嚴……這些動物的故事,都值得人類認真思索。
這本書除了介紹植物和動物的屬性外,還挖掘了與之相關的西部地理、歷史、文化內(nèi)容。在戈壁、沙漠、雪山、草原、峽谷和湖泊等具體的場景中,既有植物固守一地的風雨兼程,也有動物顛簸輾轉(zhuǎn)的堅韌行為。
完稿后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那些被人們長久傳頌或傾聽過的不能忘卻的細節(jié),就是西部生物的生命法則。期待讀者在閱讀本書時,收獲對西部的另一種深刻體驗。
- 2025-11-03在“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”,聽戴錦華回憶“時代之女與造就時代”
- 2025-10-31書寫樂而忘憂的生命境界——讀謝冕散文集《為今天干杯》
- 2025-10-24文化遺產(chǎn)的星河,在熱愛與創(chuàng)造中流轉(zhuǎn)
- 2025-10-20器物識江南——長篇小說《江南器物志》創(chuàng)作談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