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治國有常,利民為本。”人民是執(zhí)政根基,更是基層工作的核心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把民心放在首位,用傾聽民意、堅守民本、落實民生的實際行動,繪就新時代“人民至上”的動人圖景。
把“民聲”擺在首位,用“俯身傾聽”聚民智,描摹“親民”畫卷。群眾中蘊藏無盡智慧與力量。從農(nóng)村改革的“大包干”到基層治理的“楓橋經(jīng)驗”,實踐充分證明,群眾的“金點子”往往是破解難題的“金鑰匙”。黨員干部要甘當“小學生”,走出機關(guān),深入田間地頭、社區(qū)院落、企業(yè)車間,在拉家常中聽真話、察實情,通過“屋場懇談會”“田間議事會”等載體,把百姓的“嘮叨”變?yōu)楣ぷ鞯?ldquo;藍圖”。面對社區(qū)治理難題,要組織居民、商戶參與“圓桌議事”,由“單向管理”到“多元共治”,讓決策沾泥土、接地氣,飽含民生溫度,真正讓群眾智慧成為推動基層治理的“活水源泉”。
把“民本”擺在首位,用“躬身實干”紓民困,描摹“為民”畫卷。群眾立場不是空談,而是具體實踐。黨員干部要始終站在群眾角度,既抓“大事”,也解“小事”。面對群眾反映的“停車難”,不能止步于“再研究”,而要實地調(diào)研閑置資源,推動“口袋停車場”建設(shè);遇到獨居老人“吃飯難”,不能僅靠送物資,更應(yīng)牽頭打造“老年食堂”,解決“一頓熱飯”的迫切需求。只有堅持從群眾角度出發(fā)想問題、做決策、辦實事,才能真正貼近民心,贏得群眾信賴。
把“民盼”擺在首位,用“實績實效”惠民生,描摹“惠民”畫卷。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是群眾滿意。民生福祉的點滴進步,皆是“人民至上”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黨員干部應(yīng)把群眾笑容作為最大追求,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。要建立“群眾點單—干部接單—跟蹤督單—群眾評單”閉環(huán)機制,對教育、醫(yī)療、就業(yè)等“急難愁盼”,清單化管理、項目化推進,對農(nóng)村“看病遠”,推動村衛(wèi)生室標準化建設(shè),組織城區(qū)醫(yī)生下鄉(xiāng)坐診;針對孩子“上學難”,優(yōu)化學校布局,擴充公辦幼兒園學位。讓群眾由“旁觀者”變?yōu)?ldquo;參與者”,確保每一項民生工程貼合群眾期盼,讓幸福生活愿景,通過件件實事化為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現(xiàn)實。
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”將民心置頂,絕非一句空話,而應(yīng)是融入日常的自覺行動。黨員干部須以“心貼心”的溝通、“實打?qū)?rdquo;的作為、“硬碰硬”的成效,把群眾期盼轉(zhuǎn)化為履職動力,讓“人民至上”在基層落地生根、枝繁葉茂、碩果累累。(楊堯)
- 2025-10-29賡續(xù)初心啟新程 奮楫揚帆譜新篇
- 2025-10-29以“三嚴”之力筑牢作風建設(shè)“防火墻”
- 2025-10-29科技創(chuàng)新潮涌 賦能壯闊征途
- 2025-10-29共繪干群“同心圓”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